您的位置: 首页 >创文专栏>文明校园>详细内容

文明校园

读红刊用红刊心得体会(三篇)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0-06-03 00:00:00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《海安革命老区发展史》读后感

 

“滚滚乌云罩九洲,工农浴血汇洪流。镰锤杀敌豪情迈,将士挥戈壮志酬。改革春风吹大地,飞旋彩笔绘蓝图。忧民忧国心无愧,立党为公九十秋。”一首《七律 建党九十周年感怀》寥寥数十字道尽百年春秋,纵观海安近百年历史亦然。

海安有海晏河清之意,历经百年岁月蹉跎,现今的海安已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,在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上熠熠生辉,耀眼非凡!

《海安革命老区发展史》是海安有史以来首部革命老区发展史,她跨越海安近百年,记录海安老区民在党的导下不怕艰难困苦、不怕挫折失败、不怕流血牺牲,跟着共产党干革命、搞建设、抓改革,为改变海安面貌作出历更性贡献。

翻开《海安革命老区发展史》共七个章节编纂过程十分不易,它有着丰富的政治价值、历史价值,更有着弘扬革命者不懈精神的时代价值。更是一部红色基因传承的希望。

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,海安老区人民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,他们生死相依,患难与共。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战役就是1946年的苏中战役,华中野战军在粟裕司令员等人的英明领导之下,率领3万余人英勇奋起,迎战国民党反动派,在短短的一个半月内,不畏艰难险阻,连续作战7次,运用灵活的作战方式,以少胜多,歼敌5. 3万余人,这就是著名的七战七捷。我们现在的美丽家园离不开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,他们的朴质,严肃,坚强不屈,力求上进的精神也一直传承至今。

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《海安革命老区发展史》 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海安人民用鲜血、泪水和汗水写就的,字里行间充盈着苦难和辉煌、奋斗和收获的历史记忆。

老区人民的革命精神必将影响-代又一代的革命新人,他们的名字也将镌刻在海安人民心中。

读史使人明智,《海革命老区发展史》 向我展现了海安在历史的长河中所谱写的惊天动地的壮丽诗章。

我们海安这一方热土,历史上有那么多革命英雄、仁人志士,为保卫海安,建设海安作出了不朽的贡献。近年来,海安的发展速度很快。在革命英雄精神的鼓舞下,海安的党员干部,海安的人民为创建幸福之城努力争先创优,追赶超越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在改革开放期间,海安人民同舟共济,同甘共苦,不忘初心,坚定信心,打造了项又一项辉煌的成就。 回首以往,田野里种满了庄稼, 密密麻麻的,有玉米、水稻、花生等。那时人们的种植技术还不是很高,虽然辛勤努力了,但收获的却不十分理想。那用一滴滴汗水浇灌出的庄“稼,好像有意跟人们作对似的。现在呢,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,遍地都是绿色无公害作物,实现了机械化生产,省时又省力,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,业余生活也丰富了。

春天,麦子如碧绿的海洋,泛起阵阵波浪秋天水稻垂下了头:大地一片金黄,真可谓是“春种满野皆碧绿,秋收遍地是黄金”。这都是海安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啊。

在海安老区,革命传统代代传,革命赞歌随风扬。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英雄的人,美丽的城,革命人永远最年轻。让我们在党的英明领导下,紧随时代前进的步伐,驰而不息,久久为功,把海安老区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。

时光易逝,岁月易老。有的“城市档案记录者”已永远退出历史舞台。但是,那些镌刻在海安历史深处的珍贵瞬间,并没有被遗忘。海安市已经到来,它们被赋予新的生命,成为见证海安改革开放40年成功撤县设市的最好凭证。我们要弘扬老区精神,学习革命英雄,以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发向前。

家乡在不断的变化。在我心中,家乡如妙龄少女,越变越好看,我从心眼里热爱着我的家乡,敬佩着革命老区精神。

 

 

 

读”红色事迹”有感

 

 战争的时代早已过去,对于而今的我们来说,这些早已成为历史。而当今天我看到苏南抗日根据地相关历史故事时,这一切仿佛又历历在目。

1939年12月在毛泽东的指导之下,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正式成立,是中国共产党在华中地区开辟最早,坚持最久的华中敌后抗战基地,对夺取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从中我们看到了个地组织为党的大力建设发展的大力支持,更看到了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力量。

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,古田会议开幕。它使红四军集中了思想,确立了党的指导方针,使红军看到了光亮。从此,“星星之火”开始“燎原”。上部指挥,下部行动。中国今天的繁荣昌盛,靠的不仅仅是正确的指导方针,更是千千万万的烈士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。老红军战士蒋同学,国共内战,日本侵华,大大小小的战争让他经历了生死。他在战争中受伤致残,离开了曾经浴血奋战的战场。他未倒在战场上,但他依旧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红军。新四军战士宋高祥,1948年12月,他接到任务,前去敌方阵地抓人审讯。他立马前往,抓住人后却被发现,他被子弹击中,心中却依然想着革命,他牺牲自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。

新四军战士曹邦裕,他参军三次负伤。每次都有密集的弹雨,令人恐慌的炮弹以及乱飞的弹片。他的身体被无数次扎穿,无数次留下鲜血,无数次令人窒息的痛苦都改变不了他革命的初心。这些人,不仅仅是有名字的,没名字的,大人小孩,还有英勇牺牲,从容就义的,他们的红色事迹编成了一本让人心生敬畏的史书,永远刻在我们心中。

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行成的初期,大量工人、农民、爱国人士参加抗战。整个苏南抗战根据地,出现了父送子、妻送郎、兄弟相送参军的热闹场面。人民团结一致,众志成城,贡献自己生命,即使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枪林弹雨,血流成河,仍然一无反顾,誓死向前。而今天的我们,不需要面对如此,但我们要做的,是努力学习,用自己的成就努力去发展祖国更好的未来。我们跟应当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的生活,这是那些英雄用血肉之躯换来的。

爱国知识分子巫恒通,受抗日战火的影响,回到家乡于1939年加入抗日自卫团。1941年,巫恒通在突围中负伤被俘,敌人使劲花招劝降,巫恒通坚贞不屈,视死如归,终因绝食8天,于9月14日壮烈牺牲。这是什么?这是中国人民。只有中国人民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,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。由此,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巫恒通经受了多少非人的折磨。面对敌人严刑拷打,誓死不降。他用自己的智慧守住了家园,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国家。战胜了困难,守住了希望,在抗日战争历史上留下了最光荣的一章!

这个故事从大处说,我看到了革命的艰难不易,从自身来说,我学到了一个词叫作坚持。它带给我一个信念——无论碰到任何困难,上刀山还是下火海,我一定要把它坚持下去。因为只有坚持下去,你才会获得成功,你才会成为一个有毅力的强者,没有人会去正视一个半途而废的弱者。一但我碰到难题,我想到的不在是知难而退,而是逆风而行,我要在逆行的激流中勇进,更加努力的去功克难关。坚持是雄壮的,人生之路并非只有坦途,也有不少崎岖和坎坷,甚至坎,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我们只有一种选择:再向前跨出一步!尽管这样可能会很艰难,但请相信:只要坚持下去,你的人生会无比炫丽。在今天,坚持教会的是人生道理,在历史的长河中,它一次又一次保护了我们的国家。

历史的长河流动,辉煌的革命事件,英勇的革命英雄,一桩桩一件件铭记在我们心中,有民族的伤痛与灾难,也有英雄的鲜血与呼唤。我们更应该传承红色力量,为这来之不易的社会做出贡献!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

 

《大江南北》读后感

 

当从老师手里拿过三本书时,我原本并没有对此感兴趣,我认为里面的内容必定充满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。但-次偶然,我无意翻开阅读,被老党员讲述的革命故事深深吸引,不禁沉浸其中。

这本文书所承载的史实文字饱含真情实感,极具感染力。其中,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篇文章是《四甲出了两个小英雄》

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两个小英雄的故事。一个姜福坤,14岁父母双亡,变成了孤儿,靠讨饭度日。之后找到了中队长陈选文请求参军,他坚定的心一直不变,积极的像陈选文报告自己发现敌人的消息。后来被敌人发:现并产生怀疑将他讯问,任凭敌人怎样毒打,他从未透露半点机密。最后惨烈牺牲,年仅15岁。 另一个孩子姜来庆,因为敌人要来捉民兵中队长陈耀先被他知晓,且让中队长带民兵转移,不幸被敌人抓走陈耀先妻子并威胁。民兵们决定以牙还牙,姜来庆自告奋勇去侦查,3天后,获敌方老婆,并双方换人,本是好事,他的真正身份被敌人发觉,后又被捕,受尽酷刑,但他坚贞不屈,最终被活埋。最后一刻他依然高呼: “中国共产党万岁!”

一篇读完了, 我深深地被震撼到了,真是无法想象,和我同龄的孩子竟可以为此下这么大的决定一付 出生命!而我呢?却连一点小小的磨难都经受不起,遇到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就大呼小叫。那一次,我在改正考试发下来的试卷,这是一份提高卷,我做错了好几题,马马虎虎地应付修改,然后拿给爸爸看。爸爸耐心地讲解,我听得不耐烦,生气地说:“你还没完没了,真烦。”爸爸严厉批评我,说:“遇到难题就绕道走,你这是逃避困难。和革命先烈相比,你还差得远呢!’是啊,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,喜欢日本动漫,喜欢欧美电影,喜欢网络小说,甚至沉迷于电脑游戏而不能自拔,我们接受的信息比以往多得多,可我们却觉得迷茫,不知道我们的目标在哪里,我们生活的方向在哪里. ....

那我们害怕奉献自己的生命么?可能大多数人会说,我当然不畏惧死亡。可当真正到了需要让你奉献自己的时候,却都是一味地向后退缩,又有几人能甘愿付出生命呢。这也不怨,在这样的年代,大家都把那份意志,那份无惧收回了自己的内心,而展现出来的便是自己脆弱的那一面。这也理所应当,谁不想好好的度过一生,也不枉这个生命的炫美。但是,请不要忘记那些抗日中的英雄们!

现在,科技越来越发展,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,有些人便渐渐忘了这些英雄,真是感到羞愧。现在,基本没有战争,社会安定,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松懈。我们要铭记历史,特别是那些受尽屈辱的历史,要知道,弱国无外交,我们要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,丰满我们的知识,以后才能更好地建设祖国。

革命精神热,人铭记于心。合上书,也能感受到心中的热血在沸腾,也不免涌上万丈豪情,走遍大江南北!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